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创工作 >> 新金石学研究所 >> 正文

新金石 | “‘物’的生长”参展艺术家·李秀勤(下)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09-09 [来源]: [浏览次数]: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必威BETWAY\NAA中心联合项目


Joint project of Institute of Anthropolog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Jining University,NAACenter
的生长
——第一届新金石艺术展
The growth of things


—The first New Epigraphy Art Exhibition



参展艺术家·李秀勤

Participating artists·Li Xiuqin



42E12



新金石 | “物”的生长——第一届新金石艺术展“策展人语”

新金石 | “‘物’的生长”展览“学术论题”与“阐释维度”


推荐语



必须说明的是,李秀勤的作品,是将异质性糅合在了一起,看似“凹”与“凸”的对抗,实则是“物”“生长”过程中的相互见证。这种“见证”,除了衍生于相互的联系性上,也源自群体经验系统及历史知识观念给予的强大的反作用力——在所有能够视觉所及的人面前,完成其特有的社会性。
“凹”,“凸”,这对儿阴阳之“物”,从我们的身体开始,生长出我们面对万物时的生生哲学。不论进退、显晦,你拥有的,或将失去的,乃至时运好歹,都将从你的身体里得以生长。李秀勤曾因患严重风湿,导致双眼近乎失明。为了认识盲文,和盲人相识,从此她开启了挖掘失去视觉感受的艺术体验——触觉“凹”“凸”成为她表达“生生”之“物”的一条重要线索。
青铜器、摩崖石刻,当经过时间的磨练,风雨剥蚀,如果不借助特殊光线,我们面对它,近乎“失明”(无法阅读)。传统文人发明了一种视觉文本的保存方法,传拓技术——然而,它就此也失去了“凹”“凸”之感——要知道,刊刻祭奠语言的纪念碑,其复杂性在于拒绝“随意”地触碰——它得以生长时,或许是到了文人怀古,由于德行或政治修炼,“通感”才得以自由。李秀勤将盲文刻在金属、石头等坚硬之物上,俨然一座“纪念碑”——它拥有平常人一样难以触觉的“知识”,让你失去阅读能力的同时,又拒绝你所有的暧昧。
当然,艺术家随时要回归日常,捏面皮包饺子这种常见行为发生的时候,正是我们“塑造”特殊时间食用的特殊食物——李秀勤却在试探性地挑战你的味觉和触觉建构起的行为目的——正是这种象征之“物”,艺术家不断将“触觉”凝固。

2021年8月17日于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周松林





D4A1


《舌尖下的中国》1,白瓷,尺寸可变,2020-2021




舌尖下的中国

——王林对话李秀勤


王林下文简称“王”, 李秀勤下文简称“李”
第一部分
王:首先我们从这次展览的题目谈起。我们经常说雕塑是一种实体性的造型艺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塑造的形态,其二是视觉呈现的效果。但塑造的过程又是一个身体的行为,所以便产生了一个“触觉如何去表达感受”的问题,我认为这是理解李秀勤雕塑创作之关键。
这次展览以李秀勤的饺子雕塑作品《舌尖下的中国》作为主题。事实上李秀勤很早便开始创作饺子作品,时间可以追溯到2000年初的美国学术交流期间,继而是其《凹凸之拓》个展。
李:在2017年的展览《凹凸之拓》上展出了200多个陶瓷饺子。

19AB8


2017年,杭州“凹凸之拓:李秀勤作品展 ”现场


王:2017年的展览主要侧重呈现了李秀勤陶瓷饺子以外的其他作品,但当时我已经注意到她的陶瓷饺子。从2000年到2021年,我们能够清楚的感知到李秀勤饺子作品的一个连贯的创作逻辑思路。
饺子是中国人最典型的食物,用面粉捏制即可。但这种日常食用的司空见惯的饺子,反而很值得研究——它包含了我刚才提及的“雕塑的形态”和“雕塑的行为”。这种形态的行为与视觉、触觉的关系密切。所以今天我想与李秀勤一起探讨如下两个问题:触觉之于雕塑塑造的价值何在?在塑造过程中,触觉表达与视觉观看的关系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与雕塑创作的本体息息相关,我们先从这儿说起。
李:雕塑首先需要面对材料。面对这个材料,用什么方式来塑造它?这是从雕塑的塑造形式以及从雕塑本身来讲的一个非常本质的问题。
我从本科就接受了一个非常专业的学院式的雕塑训练。这种训练方式是什么?首先是训练塑造一个360度的形体,即通过视觉观察去塑造形体的形象。这个形像是根据视觉经验塑造而来,所以评价的标准就是塑造的形象与形体本身的一种关系。
王:最开始是模仿的关系。
李:是的。模仿是雕塑创作的一个基础的塑造方式。但在我看来,雕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触觉、触感。
一般而言,触觉其实是参与到雕塑创作当中的。触觉是什么?是创作者身体的某个结构或者形态置入到雕塑材料中得以形成的一个现象。在这些以饺子为题材创作雕塑作品中,我以触觉为优先,用手塑造材料并使其产生了生命,成为了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包含了我作为创作者的身体的痕迹,故而强调了触觉的重要意义。
我在2013年创作了一件互动雕塑作品:《触像——给平等一次机会》。这件作品的创作思路可以追溯到1993年的《触觉·凹凸》系列。当时,我闭着双眼 与一位盲人互动。我们首先相互触摸对方的头、手和身体结构,而后我继续闭眼用泥巴塑造这位盲人的头像,这位盲人也塑造我的头像,40多分钟后作品完成。当我睁开眼睛之时,我感受到了一个由巨大惊喜而产生的一种重生的喜悦。我塑造的其实是一个心中的形象——心象。这个雕塑,就是我的心象。
我们刚才谈论的第一种塑造方式——即以视觉为优先的雕塑创作方式,是在一个能够掌控的情况之下完成的一个事先有标准有追求的形象,所以不会让人产生惊喜之情。第二种塑造方式则打破了以视觉来判断雕塑形态的准则,触觉优先于视觉,更多的是强调生命的体验。
王:触觉和视觉不同。触觉强调身体直接接触对象和材料,没有距离感。但视觉的感受是有距离的,要看得清楚,必须保持距离。距离产生美,主要指的就是视觉的美。



“舌尖下的中国—— 2021李秀勤作品展”现场
第二部分
王:李秀勤的创作使人感动。在开拓触觉的表现力上,李秀勤最早是从盲人开始的。她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把盲人对世界的认知通过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尽管盲人看不见,但能通过触摸感知世界。同样,秀勤的凹凸系列也是以盲文为起点。盲文要凸才能触摸,突出的部分是实,凹进的部分是虚。她把盲文引申并拓展成为一种艺术创作语言,用凹凸的关系去面对雕塑的塑造,把体和虚空之间的关系具体化。实际上,雕塑最本质的相互关系就有实体和虚空的关系,其中也包括实体(雕塑)和它周边环境(空间)的关联。所以,李秀勤的作品开创了一个光明与黑暗、盲人与明眼人之间的关系学。这种两分而又相合的关系不光是一个社会性的概念,也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
李:为什么我会做盲文?因为我的生命经验使我质疑视觉艺术有没有真正的关照生命。我在1982年去黑龙江参加雕塑创作的时候,曾因患严重风湿病,影响到双眼视力,一度几乎失明。正是因为这样的一段生命经验使我关注盲人,我想知道他们是如何进入生活、体验生活以及学习知识。于是我去盲人学校接触到了盲人,并发现了盲文。盲文的创造,我认为是源于对这个特殊群体的一种关怀而创作出来的一种文字形式。盲文就是凹凸,凹凸就是雕塑的本质,于是在1993年我创作了《触觉·凹凸》系列作品。
在2013年,也是我的第一个个展《触觉·凹凸》的20年之后,举办了展览《触觉凹凸二十年》。当时我呈现了一个专门为普通人创设的黑暗空间,他们必须通过这个黑暗的空间才能到达展厅。
王:这件作品是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最不能忘记的作品。李秀勤在入口的地方做了一个转折,让普通人和盲人一样摸索着进入展览空间。她把我们置于一个与盲人同等的、处于视觉黑暗的状态之中。尽管这是一个暂时的现象,但在某种意义上是李秀勤与盲人一起塑造人像行为的一种表达,即给平等一次机会。在盲人的感知系统里,世界对于他们并不公平。在这种情况下,要唤起盲人的人文意识,最好的办法便是恢复盲人做为人的自信心,以及源自于内心的平等意识,所以这件作品我认为不光是一个雕塑的塑造问题,也是一个空间的问题。这个空间包含着某种社会意义——雕塑家与普通人、以及盲人之间如何去面对世界和内心。
李秀勤用盲视的方法,不仅表达了一种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和一种共享共识的意识,也体现了她对触觉雕塑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即越过视觉习惯,完全靠触觉去创造形体。雕塑的塑形首先从泥塑开始,中国艺术院校雕塑系5年内最稳定的功课是做等大的人体的泥塑。我认为这种训练是必要的,因为创作雕塑必须要有造型能力。但另一方面,这种训练主要依靠视觉观看塑造形体,所以始终会以视觉的正确性作为判断标准,于是便会产生一个问题:视觉遮蔽了触觉,塑造技术很可能形成一种学院式的惯例,雕塑就是这么做,只能这么做,还能怎么做呢?触觉在雕塑的塑造中强调身体感受,泥巴和手的关系是具体、微妙以及实在的,尽管也会受视觉的制约和影响,但不止于视觉。
李:2012年我寻回了在1993年帮助我完成《触觉·凹凸》展览的那群盲童。当时他们最小只有9岁,最大只有13岁。在整个二十年里我曾去看过个别的盲童,但没有寻找整个群体。我见到了他们,给每人一块泥巴,告诉他们想塑造什么就塑造什么,他们说没做过怎么办,我说没关系随便捏。有一位女性盲人捏了她女儿的小脚。我看了之后非常感动。在没有经过专业的雕塑训练、也看不见脚的形象的情况之下,那位盲人捏的小脚却比我们专业人士塑造的更具有生命力和生动感。这是一只活生生的有个性的脚,它如何而来?就是这位盲人通过触摸——给她女儿洗脚。
王:一只体会的脚。
李:她塑造了她的心象——心中的形象。
王:与触摸的形体有关,但又不局限于形体本身。这是一个小孩的脚,但这只脚仅仅只代表她女儿的脚吗?不一定。女儿会长大,脚的形态也会发生变化。什么是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不是眼之所见的固定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是感觉的真实,而感觉的真实和纯粹的原型并不一样,所以艺术的本质就是存在在相互的感觉当中。盲人摸到自己小孩的脚,她对小孩充满了爱意和怜悯,她塑造的这只脚是她真正感受到的脚。
李:这只脚它饱含着一种个别和共性的生命力。
另一位盲人做了一个有病的腰。他每天为一位腰有病的顾客推拿,于是他便做了一个有病的腰——错位的腰。有病的腰,腰部哪里有病?有病的形态会是什么样?和正常人又有什么不同?这位盲人通过触觉感知到一个有病的腰。它长什么样,他就做成什么样。盲人的这些雕塑让我体会到触觉带来的艺术个性和感染力。因此我认为,视觉走形而触觉走心,而这正是触觉价值之所在。
王:我们无需否定视觉之于雕塑塑造的重要性,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经验告诉我们,关于形体的整体意识的形成都需要通过视觉转换为知觉和理性的判断,触觉的局限在于只能触摸到形体的局部。值得注意的是,视觉可以产生某种触觉的反应,反之,触觉也可以产生视觉的一种想象,心理学上叫做通感,这种通感才是最真实的人的感觉。所以,某种意义上触觉和视觉可以互相联通。通感重要在哪里?所有的都是局部而具体的。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手之所触,所有的“感”都有局部而具体的特点。如同瞎子摸象,“象”的整体并不存在。把整体的“感”在心中呈现出来,需要把各种感官得到的印象综合起来。日常的惯性的感觉不是艺术,艺术始终需要一个内心化的过程,通过超越各种感官的局部的感受,进而达到一种心灵的集成,并对世界产生更高一层的感知。
李秀勤的另一件作品《触云》同样具有启发意义。让盲人去触摸天上的云有什么价值呢?如何让盲人感受到云的流动感呢?李秀勤创作了一件光滑的椭圆形作品,在普通人眼里,这件作品像芒果不像云。但我相信对于盲人来说,这种抚摸的流动感、流层感以及在空间上的起伏感,恰恰是普通人看不见的想象的云。李秀勤让盲人通过触觉产生了视觉想象,这种传达即是通感的作用。
李:人的通感也会产生一种对比。在展览《触觉凹凸二十年》里,从黑暗的空间慢慢进入展览的空间,会让人感觉到一种豁然开朗的光明,正在这种对比关系中体现出对生命以及世界的某种感知。

BC59


《舌尖下的中国》2,白瓷,尺寸可变,2020-2021



第三部分
李:饺子作品的创作起点是2000年。当时我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必威进行学术交流,正逢过年时节,于是雕塑院的主任便组织了所有在校的老师和研究生为我办了一个中国年。为了留作纪念,我制作了一批用手捏制的不能吃的陶瓷饺子。他们看了很高兴,一人拿一个放在口袋里,那是第一次创作饺子作品。从2000年的普通大小的陶瓷饺子到如今放大放光的白瓷饺子,从一个黑暗的实心空间走向了一个内部发光的光明空间,这是一个漫长的生长过程。
王:李秀勤曾经有过一段几乎失明的人生经历,所以她会对触觉十分敏感。我认为有时候一个艺术家在生理上的反应,往往会成为其艺术创作逻辑的起点,而这个起点非常重要,它会成为一条线索,以此形成艺术创作的思路。
我在2017年的《凹凸之拓》展览上就注意到李秀勤创作的那一盘陶瓷饺子。饺子首先是捏塑,反映了触觉和雕塑之间的敏感关系,这也是李秀勤一直关注的主题。同时,饺子又体现了李秀勤在既有创作逻辑思路上的一种新的可能性,其中有两个因素值得注意。第一,形式。每个饺子的形状不同但大致类似,这种形式背后隐含了一个极其深刻的内容——群体意识。中国人生活的共同性大于个人性,而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饺子正是这种集体醒的文化意识的象征。社会的当代性体现在个人性上,在坐的各位都怀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历史最重要的变化是个人创造力的生长,这是一个文化的进步。那么身处于当代社会,我们如何处理个人创作的思路和社会文化意识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呢?李秀勤通过其饺子作品做出了回答。
李:为什么我对饺子感兴趣?第一,饺子代表一个以触觉为优先的制作方式,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饺子是物质化的食物,通过身体个大器官合力工作转为能量,化为人的精、气、神,饺子从物质转化为精神,在我们身体里和生命中发光发彩,体现了一种能量的转化。第二,它传达了家的概念,承载了一种厚重的情感。前几天我收到四川美院某位老师的一条微信信息,看完非常感动。他说这些白瓷饺子使他想起了他的妈妈。他回忆有一次他去宁波出差,他妈妈捏了一盘饺子,每一个饺子封口处都有妈妈的指纹,他表示自己永远不会忘记那个瞬间的感动。
在如今消费化、智能化以及社会网络化的生存状态中,我们如何安放灵魂?饺子为什么要发光?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盏灯,都有自身生命的元气在里面,如何点亮你心中的这盏灯?把饺子放大,把生命的痕迹放大,让人产生一种陌生感,使人重新认识和尊重生命。从一个实体的陶瓷饺子转化为一个会发光的白瓷饺子,如同生命般,是一个漫长的生长、锤炼以及转化的过程。
王:李秀勤的饺子作品首先涉及到材料的转换。从柔软的面粉食材转变为硬质的白瓷材料,饺子的形态会让人产生一种视觉感受的柔软性,但饺子的质地却很硬实,从中体现出视觉和触觉的相对关系。
材料的改变往往反映艺术创作意识的转化。饺子从实转化为虚,需要灯光的作用。灯光和白瓷材料相互沟通,使得饺子和周围的环境、空间构成一种关系。李秀勤把作品与空间之间的关系美学,通过灯光凸显出来。除了这种方式以外,她也对烧制过程中意外破碎的饺子进行明显的修复,不仅突出形式的美观,而且把硬质材料的属性通过碎裂缝隙的修补提示出来,引导欣赏者体会硬质材料和软质材料之间的微妙关系,产生某种强度的心理反应和精神体验。为什么那位四川美院的老师看了李秀勤的饺子作品会想起他的母亲?从某种意义上说,饺子承载的是一种日常的记忆和情感。把这种日常性转化为一种共享的精神体验,需要通过一种艺术的语言去表达,而这种艺术语言的表达恰恰是李秀勤一直沿着她的艺术创作逻辑的思路探索得来的。
我们都生活在日常中,但我们不能成为一个被日常左右的人,我们需要用异常的思维去触及社会问题。当代艺术最大的特点是对普通和日常的关注。在这个展览里我们看到李秀勤对日常生活、事物的关注,以及他对残疾人的关心和怜悯,甚至介入到他们的生活当中,与他们一起发声。
李:王林老师刚才提到《修复》这件作品。瓷片来自于陶土,经过烧制成形的白瓷有一个易脆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破碎的器具修补之后仍可以接着使用。我们的生命和社会都是在不断的消耗和修复中延续和发展,而这些破碎的饺子就像一个个受伤的生命体,需要我去修复它们。所以通过《修复》这件作品,我想揭示出那些被日常遮蔽的内容以及其内在的精神。
王:艺术创作会有很多偶发性。偶发的因素会改变固化的思维方式,是产生艺术创作灵感的重要契机。一般情况下,破碎的饺子会被看成是废品。但李秀勤有她的创造意识,她不局限于追求形态上的某种完整性、圆满性以及完美性。饺子碎了是个意外,但触发了一种新的可能性。碎了的瓷修复后产生了新的内容,红色的裂痕像血丝,让人产生一种异样感。这种异样的感受引导我们重新理解和定义废品的概念:废品是另一种资源。《修复》表现出李秀勤对于物的爱惜和怜悯,以及一种深刻的生态意识。变废为艺,把废弃物拿到艺术的概念当中,让其更艺术。因此,这次的展览是一个万物有灵的作品的案例。



《舌尖下的中国·修复》,修复者郭李彦如,白瓷,28x27x17cm,2020


李秀勤这次个展的作品很丰富。除了饺子作品以外,展览还展出了她的拓印作品与瓷片、陶片作品,无不体现出她在艺术创作思路上的一种推进。我和李秀勤经常是在相互的感觉和讨论当中与她的创作发生关系。我认为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是对自己艺术创作判断力的把握。创作可以自由发挥,但发挥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到此为止?展览里展示的一些陶片和瓷片的作品,下一步还能继续生长,并产生一种新的可能性。艺术家的创作是没有止境的,李秀勤在雕塑创作中一直对身体触觉与精神体验之间的关系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我认为非常值得。
我来过两次人可的空间,非常喜欢。在人可很适合这种小范围的交谈,我们之间几步之遥,可以沉下心来谈论艺术。艺术者大隐——隐于市,市指的就是杭州市。人可处在历史悠久的宋朝街道上,这是一种机缘,很难得。
李:王林老师对人可作出的评价太可贵了,在杭州很少有这样的艺术空间。



一部考古学,白瓷、紫瓷,尺寸可变,2020












3626A



“物”的生长

——第一届新金石艺术展

The growth of things

—The first New Epigraphy Art Exhibition



策展人: 周松林
Curator: Zhou Songlin
学术主持: 朱青生、王端廷
Academic host: Zhu Qingsheng、Wang Duanting
执行策展人: 张继华
Executive curator: Zhang Jihua
学术总监: 李一、赵旭东
Academic director: Li yi、Zhao Xudong

参展艺术家: 丁立人、 王冬龄、 李秀勤、张永见、何崇岳、刘彦湖、张强、班陵生、 靳卫红、 慕辰、鲁大东、张目达、滕家琪 (按年龄排序)
Artist: Ding Liren、 Wang Dongling、 Li Xiuqin、Zhang Yongjian、He Chongyue、Liu Yanhu、Zhang Qiang、Ban Lingsheng、 Jin Weihong、 Mu Chen、Lu Dadong、Zhang Muda、Teng  Jiaqi

学者嘉宾: 辛德勇、郑岩、杨大伟、冯波、张曦、李修建、常培杰、丘新巧 、王文超、吴天、张钟萄
Scholar guests: Xin Deyong、Zheng Yan、Yang Dawei、Feng Bo、 Zhang Xi、 Li Xiujian、Chang Peijie、Qiu Xinqiao、Wang Wenchao、Wu Tian、Zhang Zhongtao





学术论题

论题一 书象·身体·信仰·生长:“物”与中国的现当代艺术

主讲人:参展艺术家、学者(圆桌论坛)

主持人:王端廷(中国艺术研究院)


论题二  “物”的现象学:从海德格尔到马里翁

主讲人:陈辉(中国人民大学)

主持人: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


论题三  阿多诺美学理论中的“物性”

主讲人:常培杰(中国人民大学)

主持人:李修建(中国艺术研究院)


论题四  “物”的伦理学位置

主讲人:张曦(厦门大学)

主持人:张钟萄(中国必威)


论题五  人类学与“物”的研究

主讲人: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

主持人:李修建(中国艺术研究院)


论题六  从物到系统:科技艺术与公共艺术的隐秘联系

主讲人:张钟萄(中国必威)

主持人:常培杰(中国人民大学)


论题七  中国人的宇宙观念及迹化 —— 篆刻·文字·建筑

主讲人:刘彦湖(中央必威)

主持人:张强(四川必威)


论题八  世界实验书法:一种新的艺术史谱系

主讲人:张强(四川必威)

主持人:朱青生(北京大学)


论题九  汉碑与尧都

主讲人:辛德勇(北京大学)

主持人: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


论题十  六舟和尚的锦灰堆——十九世纪的中国“现代艺术”

主讲人:郑岩(北京大学)

主持人:张强(四川必威)




展览阐释维度

“书象”  丘新巧主持

指向传统知识及艺术传播与转移的观念系统


“身体”  李修建主持

指向人与物的互动中发生的德性及政治修炼


“信仰”  吴天主持

指向当代人类城市空间里的生活情状


“生长”  张钟萄主持

指向艺术家们面对人类历史、当下,及未来而生产的思想方法及创作形式


“地方志”  杨大伟主持

指向儒家文化发源地的学者及艺术家对于“礼”之“器物”的重新审视


(说明:论坛及讲座时间待定。线上线下结合。敬请关注!)




策展小组:韦国、孙峻、狄东占、刘乾、陈工布、徐辞、张孜伟、周世旭、刘迪、刘忆辰

展览设计:蔡晓文、陈浩、张毅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必威BETWAY、济宁城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必威BETWAY美术系、NAA中心、新金石学研究所、济宁美术馆

展期:202196—20211010日。(开幕、学术论坛的具体时间,根据国家疫情防控政策另行通知。敬请关注!)

地点:济宁美术馆 山东济宁市任城区运河路140号







艺术家简介



李秀勤



1953年,出生在青岛一个工人家庭。从我记事起,爸爸妈妈在外工作,奶奶照料家庭日常,我和妹妹由奶奶带大。奶奶不识字,但是她会剪窗花,一张红纸折几下用剪刀左右上下翻来覆去剪一会,伸开抚平后就会给人无限的惊喜,这时会出现你想象不到的图案。奶奶制造的这种惊喜像种子一样在我幼小的心灵中萌动。身才矮小体弱多病的我,是我从小就喜欢画画。
1960年,就读于山东省青岛市东钟家洼小学。由于体弱往往免参加劳动和体育课,但是功课很好, 从四年级担任学习委员和学校的黑板报工作。由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在小学呆了7年。
1967年,九月分配青岛四十三中学就读初中。由于文化大革命,三年没有系统学习文化课,主要在家画画,偷偷地找一些书阅读。
1969—1977年, 开始在本地青岛市台东区南钟家洼办事处稿宣传,主要负责大批判览、绘画。71年被青岛第一缝纫厂特招临时工,负责厂里的对外专栏绘画宣传工作。77年报考浙江必威 油画系(因为77年雕塑系不招生),参加考试,由于没有上山下乡,办事处怕担责任,拒绝寄发个人档案材料,所以没有录取)。1977年11月份上山下乡到山东省掖县大王戈庄于家大队插队落户。
1978年,五月报考浙江必威雕塑系。同年九月入学。四年满满地雕塑专业学习之外,在二上,到三上学习期间, 课外实验做了一些版画,完成一件大理石石雕作品《梦》, 到浙江龙泉,玉环,三峡,麦积山、龙门、大同敦煌石窟考察学习。毕业创作我到了山东沂蒙山区沂水县体验生活,回学校后发展为我的毕业作品《老村长》《山里人》。
1979年11月,父亲在青岛去世。
1982年七月份毕业,留雕塑系。七月中旬随雕塑系老师到东北黑龙江鹤岗市做雕塑,在这期间感冒应没好好休息,九月底回杭州十月初因风湿热住院这期间感染眼睛,几乎失明确诊为双眼睫状体炎住进医院。出院后回青岛休息。年底与郭连训在青岛结婚。在青岛养病休息大半年。
1983年五月底回杭州。年底与油画系年轻教师滕英老师到福建泉州,莆田,泉州等地写生考察。
1984年上半年创作《大海母亲》和一批文字金属焊接雕塑,这期间除上课外主要学习英语。
1985年9月—1986年7月在杭州大学英语系进修英语。八九月份在杭州气象研究所机械车间创作《驰骋》 《追赶时间的人》 《海》三件金属焊接雕塑,参加1986年雕塑系教师作品展。之后联系杭州市内燃机厂备料科,爱人郭连训与我一起到厂里, 租了一个大卡车把所有被选的金属废料,运回南山路浙江美院雕塑系,堆在教室外面。马上我就进入了创作状态,爱人郭连训在青岛干临时工事做过电焊工作,给了我极大的帮助。每天晚上我们在学校吃晚,然后一起就到雕塑系教师创作室,在那里我有一块小小的空间,从晚上7点做到十点, 然后我们一起骑半个多小时自行车回家。86年下半年至87年初是我金属焊接雕塑创作的高潮,《寻找空间》《黄土地的图腾》《星云》等二十几件作品就是在那段时间完成。
1987年5月,十一件金属焊接雕塑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第一届新人新作展》此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下半年我到杭州市留下部队有炮兵连通过渠道, 借到大小不同型号炮弹壳和数个子弹壳, 为全国建军节美术作创作了《阵亡烈士纪念碑》,作品在北京评选中落选却在浙江富春画报1987年第十一期作为封面出版。
1988年底, 我编著的第一本书 <金属雕塑> 由江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8—1991年  留学英国。1988年十二月年获英国文化交流协会奖学金赴英国伦敦斯莱德必威进修,结束后, 1989年秋被曼彻斯特大都会必威录取攻读硕士学位1990年十二月份获硕士学位。三年英国留学期间, 分三次到希腊、意大利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艺术考察。1991年12月回杭州。
1993年四月10日在浙江美院建校六十五周年庆典中,我的第一次个展《触觉 凹凸》在 浙江必威图书馆二楼展出。同年创作《被开启的土地》《被开启的空间》《被开启的记忆》三件作品参加浙江必威进京展在中国美术学馆展出。
1994年七月至九月赴捷克贺拉斯城创作《呼吸的石头》。十一月奶奶在山东去世。
1995年三月李秀勤《被盲文包装的静物》系列,在中国必威美术馆展出,同年十月份在中央必威陈列馆展出。 被邀请“95 年度批评家提名展(雕塑、装置)”在中国江苏画刊出版展示。 同年被评为副教授。
1997年,创作《生命之门》《生命之舟》。《生命之门》被作为《新美术》中国美院专业刊物封面并参加“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中心心展出。
1998年,桂林愚自乐园雕塑创作营创作《生命之旅》系列之一。同年创作《大地之引力》并应邀参加“传统与反思—中国当代艺术展”在北京德国大使馆)展出。
1999 年,《触觉。凹凸》系列之二铸铜作品,参加《世纪之门 :1979—1999 中国艺术邀请展》在中国成都现代艺术馆展出。同年,获国家职工基金,12月份到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作为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在华盛顿州立大学必威第二展厅举行《李秀勤装置雕塑绘画》展,展出《大地之引力》等十五件作品。
2000年,三月华盛顿州立大学,邀请委托创作大型户外雕塑作品《开启秘密》,永久性陈列在学校校园。五月底从美国回杭州后,立即投入桂林愚自乐园委托雕塑创作项目《生命之旅》1、2、3系列石雕作品,现永久性陈列在上海佘山月圆圆国际雕塑公园。同年被评为教授。
2001年,创作作品《》《》“煲—中国当代艺术大展”(挪威). 作品《空之语》参加 “重新洗牌—中国当代美术展”(中国深圳,深圳雕塑院)。
2002年秋,到桂林创作大型石雕作品《对语》,该作品年底永久性安放在北京石景山雕塑公园。任雕塑系副主任专抓学术。
2003年,创作系列作品《发烧》。竹子作品《聊天》,竹炭作品《人间、天堂》和《墙》《《祭春》》..为浙江大学紫金港图书馆创作《和》《家园《上下求索》大型室内雕塑作品。带领研究生创作《净化与建构》, 参加上海《家——从传统到现代》展览。在雕塑系开辟<天光厅>艺术交流空间, 同时创办并主持雕塑系对外学术机交流刊物<交流>季刊 .主持策化雕塑系2003 第一次教师作品展,在中国美院展出。
2004年,《发烧》 参加“中国 • 想象—中国当代雕塑展”在法国巴黎杜伊勒里皇家公园展出.。 大新装置作品《墙》参加“开放的时代”邀请展(中国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5 第十届浙江省政协委员。 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创作《融贯通》《水利今昔》《建构》 等作品。在中国必威第四工作室开设《以书法为媒介的雕塑形体研究》课程。
2006 年,《 发烧系列作品》之三在法国巴黎杜伊皇家公园展出。同年创作作品《道口》。年底画册<大地>李秀勤作品机集出版。
2007 年,《道口》被邀请为吉林省长白山国际雕塑公园再次创作大型为场景雕塑作品,永久性安放在长白山国际雕塑公园。同年开始利用工作室空间实施《扫描》创作计划。主持策划雕塑系<临风素质>教师作品展 在上海烘房艺术中心展出。
2008年,作品〈墙》参加《2008_“雕塑自然—东方 . 西方”安哥列国际雕塑双年展(意大利 . 都灵安哥列)“文脉当代—中国版本”(中国北京,今日美术馆)。
2009年,作品《驰骋》参加“形态的谋略”国际金属雕塑展在墨西哥,蒙特瑞当代美术馆展出。
2010年五月,在杭州秋涛路小轮车场完成空间书写作品《扫描》和《衡器》举办首次《李秀勤工作室开放展》,《锅炉能量传递—第四工作室研究生作品展》。《道口》之二_参加上海世界博览会。
2011年,创作《能量传递》装置、影像作品,参加《“清晰的视平线”78 年以来的中国雕塑》 在北京 寺上美术馆。作品《家园》《丁天缺》参加《东方既白》国家画院建院三十周年 在北京  国家博物馆。策划《触觉凹凸二十年》个展。自我提出卸任雕塑系副主任职务,《天光厅》展示空间,《交流》刊物就此停止。
2012年,创作《自渡》《生命之门》《两页》《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3年,作品《柳暗花明又一村》参加“未曽呈现的声音”第 55 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 中国独立艺术 1979—现在在意大利威尼斯展出。同年初, 实施在浙江省寻找二十年前参与触觉凹凸展的盲童社会考察计划。创作《幽月》《触云》《十字》《呼吸》等作品。10月《触点》触摸艺术 传递能量   李秀勤触觉 凹凸廿年,在杭州市民中心展出,展出期间与盲人盲人许马正创作互动作品《触象——给平等一次机会》。编著《书法 \雕塑——抽象雕塑形态教学》出版。
2014年, 一月“连接艺术与社会的盲文:李秀勤雕塑二十年”在上海宝山国际民族博览馆展出。 五月,《触点》触摸艺术 传递能量   李秀勤触觉 凹凸廿年巡回展在(中国,青岛天泰美术馆,七月《触点》触摸艺术 传递能量   李秀勤触觉 凹凸廿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展出。《触象——给平等一次机会》。雕塑、影像(陈雨制作)参加 第十届上海国际双年展中国上海当代美术馆。
2015年,作品《自渡》(2013 年作品)参加“新态  2015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在中国,太原美术馆展出。《再、触、像》 李秀勤作品展(中国,杭州 人可艺术中心)。
2016年,作品《在与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传统”在比利时中国文化中心展出。
2017年,《凹凸之拓》李秀勤专题作品展 ,杭州 人可艺术中心。杭州白马湖国际艺术中心,为《中国教育第四次年会》完成《触摸光明》场所艺术项目 。十月《触痕—一部推拿学》之一,在杭州宝龙美术馆展出。
2018年,秋季老母亲在青岛去世。《触痕—一部推拿学》李秀勤作品展在杭州 人可艺术中心展出。
2019年,《触觉。凹凸》系列之三参加《要有书—王林既友人 图书 文献展》在四川必威美术馆展出。
现在生活在杭州中国必威雕塑系教授。 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研究员 。





济宁美术馆
该馆由世界著名设计师、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西泽立卫设计,历时三年,也是其在中国设计的第一个美术馆。关于美术馆的设计理念,西泽立卫希望在空间上展现出开放和自由,希望参观者在自由漫步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享受与体验美术馆的美、感受美术馆中展览作品的美。西泽立卫在设计中特别注重借鉴中国的传统建筑元素,在荷叶状、自由起伏的屋顶下,使用了80万块青砖作为建筑的装饰材料,尽善尽美地诠释了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与现代创新文明之间的关系。

5B1B